墨
中国书法不用红颜色、蓝颜色来写,认定用黑颜色的墨来写,却使人百看不厌,并有五色生辉之感。
我国用墨的历史很早,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墨色纹样,以及殷商时甲骨文中就有用墨的写画,当然它不同于后世的“墨”,可能是一种天然的碳素颜色。但从战国时的竹木简来看,墨的质量就大为提高了。三国时魏韦诞以制墨著名于世,后世不少制墨名家,近代以徽墨中的曹素功、胡开文最享盛名。
墨的种类分为松烟、油烟、松油烟、漆烟,它们的区别是,松烟用松枝烧烟制成,无光泽;松油烟用桐油或菜油烧烟制成,有光泽;松油烟是两者结合;漆烟光亮如漆。一般书法以油烟、松油烟、漆烟为宜。墨的质量好坏,以呈紫或青色为最好。制墨除了烟外,还有药材,若丁香、麝香、龙脑、虎仗、郁金等等。墨怕受湿,易脱胶,又怕日晒风吹,易干裂,因此保存时注意防晒防湿,使用时用纸裹于墨外,可延长墨的使用时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墨汁的生产有了很大进展。除了普通的墨外,还有专供书画使用的高级墨汁。墨汁的优点是方便简易,特别是对写大字,节约了许多磨墨的时间和精力。但墨汁也有两个缺点:一是墨汁写的作品,保存的寿命不及磨墨所写的。其次是墨色的光泽及变化,也不及磨出的墨汁好,因此条件可能的活,写正规的书法作品要用磨出来的墨,或在墨汁加水的基础上再磨一磨,这样墨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