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艺术瓷器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关于了了亭 | 了了亭名瓷商城 | 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谈收藏 >> 了了亭谈收藏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老艺术家的叹息:老不如新,价不如人         ★★★ 【字体:
老艺术家的叹息:老不如新,价不如人

作者:李申盛   文章出处:了了亭   更新时间:2008-5-20 14:07:58
 

 

  作为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的一些开山鼻祖的老艺术家,在如今的行情中却走得很低,很勉强。表现出了一种别样的无奈和尴尬,价格甚至不如年轻人,市场远落后同龄大师。
  观察中,在当今的收藏品市场中,老艺术家能唱上主角的情况越来越少,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一部分具备相当水平的老艺术家已经前后离世,如今在世的老艺术家中在没有高职称的情况下能够在市场呼风唤雨的太少。另外就是个别老艺术家的一些令收藏界痛心和不能容忍的事情频频发生,而且到现在还在续演,虽然很多问题都是因为他们的子女胡乱行为引起的,但是带给老艺术家的负面影响已经无可挽回。
  许多收藏家认为,年轻艺术家是充分的利用了宣传造势才拥有了较广泛的市场,而老艺术家其功力、年龄都是不可再生、复制的资源,所以他们的作品也很有升值潜力。
     然而,在陶瓷艺术界今天的光环越来越集中,大师、教授、名人大行其道的行业形势下,当今的老艺术家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还处在迟迟未受到普遍的肯定的状况下,收藏的圈子也相对窄小。
    
  一件作品几千元,买的好才能靠近一万的边,部分老艺术家叹息啊。
    
  了了亭陈也君女士在一次走访的路上碰到了一位老艺术家,年过六旬,身体健康,从事釉上花鸟艺术数十年,成就很高,但是职称很低;证书很多,但都是过去的纪念;硬资产丰富,但以没有资格和能力去参评大师。这位老艺术家对陈也君女士说:“我的一件作品能卖个几千元,充其量靠上一万的边,我心里也不好受啊,但是现在的这样的情况似乎短时间难以改变。”的确属于他们最黄金的时代已经过去,继续向上爬职称的机会十分渺茫,对于他们来说,只能默默耕耘期待机会来临,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还有多少机会呢?

  景德镇现代陶瓷艺术在近两三年的市场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却迟迟没有和老艺术家的群体有着较大的联系和提高,他们的沉寂和职称限制令其不为许多收藏者了解。此外,一些早期的过世老艺术家的赝品充斥市场对还在世的老艺术家们也产生了很多间接的影响,使得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也长期被低估。

    老艺术家群体的问题也是存在,作品千件不变,创新很少。
    
   作为老艺术家群体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思想僵化、作品创新少,重复制作多。这类问题的确是整个陶瓷艺术界都存在的问题,只不过作为中青年他们还有时间,有条件和机遇去变化创新。现在了了亭就欣喜的看到了很多年轻的艺术家在这几年来的快速健康的成长,并且成就了一定的艺术界和市场地位。这批年轻人思想活跃,和整个经纪人群体联系紧密,市场即时的信息能够快速反映到他们那里,得以及时调整心态和创作理念。而不少老艺术家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心态去创新、调整,常见沿袭他们长久以来的画面一直画到不能作画为止。
  这一点上面也是很多收藏者比较关注的问题,随着这个问题逐步放大,多少都在影响老艺术家作品的收藏市场的变化。但是大家不妨想想,这样一批高龄的老艺术家,随着身体、健康、家庭的复杂变化他们的作品还能够画多久,产量能有多大,只要没有其他违反艺术道德的事情存在,其实这样的老艺术家的作品也是具备相当收藏价值的。了了亭·李申盛/文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一件作品几万/几十万价格的背
    休息!!传统陶瓷不是艺术?
    陶瓷艺术商品化的原罪
    再见,景德镇
    要虚荣不要命,被人打的某位
    景德镇陶瓷行业三寡头趋已形
    商家应该怎样在陶瓷销售中获
    应该重视当代艺术陶瓷鉴定队
    除了画,陶瓷艺术还剩下什么
    亲历,抄袭,在景德镇陶瓷艺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