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全部
  • 文章中心
  • 了了亭商城
  • 陶艺词典
  • 影视中心
  • 拍卖指数
  • 网站首页
  • 艺术文章中心
  • 瓷器款识图库
  • 藏品鉴证实录
  • 陶瓷视频库
  • 陶瓷拍卖指数
  • 艺术家黄页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 了了亭商城 】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陶瓷艺术研究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收藏真伪辨析
  • 收藏品市场·故事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了了亭谈收藏
  •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 名家作品欣赏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其他
  • 民国瓷
  • 建国后
  • 太少红狮
  • 茶壶专篇
  • 桃花美女图案篇
  • 晚清-民国瓷瓶篇
  • 笔筒、帽筒类
  • 盘形、碗类
  • 罐类
  • 杂件类
  •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
  •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 大师电话黄页
  • 教授电话黄页
  •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 补充栏目
  • 陶瓷300问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 雕塑
  • 青花
  • 斗彩
  • 粉彩
  • 新彩
  • 釉里红
  • 颜色釉
  • 古彩-五彩
  • 综合装饰
  • 现代陶艺
  • 周国桢(教授)
  • 戴荣华(国大师)
  • 王恩怀(国大师)
  • 汪桂英(国大师)
  • 陆如(国大师)
  • 吴锦华(国大师)
  • 宁勤征(国大师)
  • 郭文连(教授)
  • 王安维(教授)
  • 彭竞强(省大师)
  • 袁世文(国大师)
  • 戚培才(国大师)
  • 戴玉梅(国大师)
  •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 李一新(省大师)
  • 王秋霞(省大师)
  • 秦胜照(省大师)
  • 李磊颖(副教授)
  • 刘乐君(副教授)
  •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 陈庆长(老艺术家)
  • 杨杰 麻晓武(高工)
  • 吴伟明(高工)
  •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 李云峰(高工)
  • 胡达民(高工)
  • 徐国明(高工)
  •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 赵坤(高工)
  • 张万莲(高工)
  •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 王静(院校老师)
  • 李申盛(高工)
  • 汪则东(高工)
  • 蓝磬阁
  • 王金泉
  • 江龙(高工)
  • 刘远长雕塑作品
  • 网文转载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陶瓷艺术家
  • 仿古陶瓷精品

关闭会员登录

  • 登录
  • 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艺术文章中心>>陶瓷工艺知识浅析>>景德镇陶瓷文化民俗>>正文内容

“月圆会”雅集、“珠山八友”创造了景德镇“粉彩瓷人”称谓

作者:沈德新 来源:了了亭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9日 【收藏】【查看评论】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更多

“月圆会”雅集、“珠山八友”创造了景德镇“粉彩瓷人”称谓
本文刊发于《寻入瓷门》:1928年王琦、王大凡等发起成立“月圆会”研习粉彩,前后十人效仿“扬州八怪”,被史上誉为“珠山八友”,他们确立了景德镇民间粉彩瓷人的最高地位。由于前后一共有十人加入“月圆会”,所以又称作“民国粉彩十名家”。(注:“民国粉彩十名家”本身有较深的“渊源”:有师生情谊关系的邓碧珊和王琦——王琦1901年初到景德镇曾拜邓碧珊为师;有义理父子关系的王琦和刘雨岑;有儿女亲家关系的王大凡和毕伯涛——王大凡之女嫁于毕伯涛之子毕渊明;有联姻结亲的徐仲南和刘雨岑——徐仲南的儿子徐天梅迎娶了刘雨岑的妹妹;有陶业学校校友关系的汪野亭和程意亭。)因为这十人和同时代的一些粉彩瓷人都依照传统老法“传子嗣”、“带徒弟”,景德镇呈现的“粉彩瓷人族群现象”至今影响着瓷器彩绘人群。(注:民国后期,景德镇粉彩瓷人中还有一个被称作“珠山小八友”的群体,实为八人——其中“珠山八友”子嗣占四人:徐仲南的儿子徐天梅、邓碧珊的儿子邓碧荪、汪野亭的儿子汪小亭、王大凡的儿子王筱帆,另有四人分别是:草虫名家李明亮、工比粉彩花鸟名家石宇初、名家陆云山和王琦高徒魏镛生。)
 
□“新粉彩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l         徐仲南
1) 彩绘特点:徐仲南的彩绘瓷器的题材主要有两种,花鸟画和人物画,其中花鸟画比重较大,工松竹石木,画枝叶时善用短碎笔法,走笔不拖沓,喜用色料点染。
2) 形成过程:幼年开始学画,尤其喜爱清代画家戴熙的画作,后期画法受海上画派风格的影响,并对南宋文人画有所吸收。徐仲南少年时代进入南昌帮的“红店”学习瓷器彩绘工艺,长期的瓷艺实践过程中,充分掌握了运用粉彩色料表现中国绘画的意境。瓷器作品和清代画家戴熙画作的构图、用笔、设色如出一辙(注:在一定程度上说,徐仲南是运用瓷器绘制工艺参临和借鉴绢纸画家的作品的较高成就的一个)。
3) 书法水平:徐仲南的书法艺术成就较高,善行书,熟悉料性,瓷器上的“料字”饱满,骨感较强(注:字如其人,可以推想徐仲南的为人个性有较硬的风骨)。
4) 字号堂款:徐仲南作品提款常见“仲南”、“竹里老人”、堂号有“栖碧山馆”。
5) 生平简介:徐仲南(l872-l952年),江西南昌人,享年81岁,留有大量作品,其中大件作品主要是l9l8年受聘于江西瓷业公司以后创作的。
图片9-006/9-007
 
l         邓碧珊
1) 彩绘特点:邓碧珊喜画鱼藻,受宋元时期工细风格的文人画和东洋画的影响较大。邓碧珊的彩绘瓷器一般不画水纹,在瓷胎白地上绘制游鱼和水藻,通过用笔能使人感觉到水文流动,邓碧珊善用绘制瓷像时常用的“细笔”,犹如头发丝(注:这种及其工细的绘画手法本身能取长补短,取其掌握技法之长,补其艺术创作功底之短)。
2) 形成过程:少年时期喜爱画肖像,民国初,入景德镇乙种工业学校教授人物肖像(注:邓碧珊最早在瓷板上使用“九宫格”教授绘制人物肖像,开创瓷像画法之先河)。
3) 书法水平:邓碧珊出身铁匠家庭,曾入私塾,光绪晚期参加乡试中得秀才,楷书苦临颜、柳二体,兼习魏碑、汉隶,所以写得一手“草形、隶意、楷骨”的好字,以行草见长。
4) 字号堂款:邓碧珊的彩绘瓷器提款常见:“碧珊”。
5) 生平简介:邓碧珊(1874-1930年),江西余干人。因有“秀才”之名,能写会画,口才好,常于人讼状。民国19年红军到景德镇时执行左倾路线,染祸被杀,享年57岁。存世作品不多。
图片9-008/9-009
 
l         何许人
1) 彩绘特点:何许人擅长粉彩山水,尤以雪景山水为最。有董源、巨然的影子,有浙派山水吴伟、戴进的流脉;结构紧凑,构图大方,用笔流畅。彩绘精神上有一种平淡天真,悄然闲逸的艺术意味。
2) 形成过程:少年时期的何许人生活在徽商家庭,对徽州地区的山水情有独钟,习画后转攻山水,临摹宋元文人山水作品较多,后又跟随家人走商北京,对北国冬雪世界感触很深,在北京期间结交八旗子弟,常有诗画往来。
3) 书法水平:何许人的书法饱满丰厚,雍容有度,兼书楷书和隶书。
4) 字号堂款:何许人的彩绘瓷器提款常见:“南陵何许人”。
5) 生平简介:何许人(1882-1941年),安徽南陵人。别名“花子”,享年60岁。存世作品不多。
图片9-010/9-011
 
l         王琦
1) 彩绘特点:王琦彩绘人物画张狂处能收敛、写意处能留实。线条软于“铁线描”而又硬于“竹叶描”,偶用“钉头鼠尾”和“行云流水”;参用西方绘画的手法绘制人物头像;善用色彩,尤喜淡赭、古翠。
2) 形成过程:17岁时曾跟随邓碧珊学习陶瓷绘画艺术和人像绘画艺术,后又师从浅绛彩名师钱慧安学习,他对人物结构的把握能力和彩绘技艺的领悟能力是促成它形成独特风格的关键因素。后又受“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的画风影响,专仿黄慎(注:王琦彩绘艺术虽高,意气豪放,但始终未能摆脱黄慎的风骨)。
3) 书法水平:王琦书法以草书见长,圆润饱满,气势流畅、旋转呼应。
4) 字号堂款:王琦的彩绘瓷器上有“碧珍”、“陶迷散人”等提款。
5) 生平简介:王琦(1884-1937年),江西新建人,祖籍安徽。享年54岁,存世作品不多。
图片9-012/9-013
 
l         汪野亭
1) 彩绘特点:汪野亭的彩绘瓷器的题材主要是山水,山体外部或上部着笔较多且密,山体内部或下部基本不着笔,只用色染。多配树木陪衬,喜以草屋、舟船点缀。汪野亭山水布局借鉴传统的宋元山水构图,着色喜用赭色、苦绿、古翠等,善用“披麻皴”法。
2) 形成过程:因喜山水,17岁入中国陶业学堂,受张晓耕、潘陶宇的影响较深,耳濡目染了当时的浅绛山水画法。后又接触和临摹画稿以明朝画家沈周和清代画家王石谷为蓝本。总结出瓷器彩绘的“晕染皴”法,注重着色,一改浅绛山水用色不足的弱点,开创“青绿山水”的先河(注:汪野亭的山水在技法上具有别开生面的生动性,但在山水构图上仍以参临名家画稿为主,这时彩绘山水瓷人普遍的瓶颈,缺乏游历名山大川的生活经历和写生创作实践)。
3) 书法水平:汪野亭的书法以楷味很重的“行楷”为主,用笔粗短,厚实有余、流畅不足。
4) 字号堂款:汪野亭作品提款常见“汪野亭”、“传芳居士”,堂号有“平山草堂”。
5) 生平简介:汪野亭(1888-1942年)江西乐平人,享年55岁,存世作品较多。
图片9-014/9-015
 
l         毕伯涛
1) 彩绘特点:毕伯涛擅花鸟,喜画小品,有中国文人花鸟画的神韵,尤其是受元、明文人画的影响较深。用笔有骨感,喜用偏冷色调,整体效果清新透气,“一枝花、两只鸟;花有情、鸟有声”的意境。
2) 形成过程:毕伯涛出身徽商家庭,少年读私塾,乡试得秀才,到景德镇后,关门绘瓷,临习《芥子园画谱》,因为性格内向,不张扬,画品较高,不追名逐利,故彩绘技法内向,处处体现文人心思。
3) 书法水平:毕伯涛曾学怀素,但只用笔意,善行草,笔锋流畅,柔中有意。
4) 字号堂款:毕伯涛作品常见“伯涛”、“黄山樵子”。
5) 生平简介:毕伯涛(1885-1961年),名达,安徽歙县人。享年77岁,存世作品不多。
图片9-016/9-017
 
l         王大凡
1) 彩绘特点:王大凡粉彩人物画兼工带写,多用“行云流水”线。人物形象逼真,神情庄重慈祥,有动感显飘逸;王大凡在浅降彩的基础上,独创了“落地粉彩”技法,用色丰富,彩绘画面色调统一。
2) 形成过程:王大凡少时在“红店”学古彩,后拜汪晓棠、周筱松为师。彩绘手法借鉴钱慧安、费晓楼,中年以后参临吴道子、陈老莲、马镜江的绘画技法,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3) 书法水平:王大凡的书法以行书见长,兼写汉隶。
4) 字号堂款:王大凡作品提款常见“王堃”、“希平居士”、“黟山樵子”。
5) 生平简介:王大凡(1888-1961年),安徽黟县人。享年74岁。
图片9-018/9-019
 
l         田鹤仙
1) 彩绘特点:早期山水仿宋元构图,着色厚重,略显沉闷。所画梅花,有风骨亦有神情,枝干穿插时笔意有势;点染花头时色彩含情。有元代画家王冕的痕迹(注:王大凡曾有诗赞:“山水清浑成一格,梅花作出更无双”)。
2) 形成过程:田鹤仙曾功山水,因汪野亭以享有“青绿山水”盛名,于是在亦师亦友的徐仲南的指点下改换题材,专攻梅,和徐仲南的松竹呼应。田鹤仙的画梅技法学王冕,单独有己见,对“梅花弄影”有深刻领悟。
3) 书法水平:田鹤仙的书法水平较高,行草见长,
4) 字号堂款:田鹤仙才会作品中常见“田青”、“田鹤仙”、“荒园老梅”,斋号“古石”。
5) 生平简介:田鹤仙(l894-l952年),浙江绍兴人。享年59岁。
图片9-020/9-021
 
l         程意亭
1) 彩绘特点:程意亭的花鸟以工笔为主,一小部分兼工带写。极具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特点,尤其是和宫廷画派的花鸟画风格接近。布局上不繁琐,构图上又比文人小品画丰富。用色非常精美,色中有光,洗染细腻。
2) 形成过程:少年时期经常在裱画店观画,16岁考入江西中国陶业学堂,习人物山水。校有成就,但当时有人指出他的山水瓷板画有仿已有盛名的汪野亭之嫌,于是放弃山水,改画花鸟。程意亭后师从海上画派的花鸟画家程瑶笙,得真传,并把绢纸之上的工笔花鸟演绎的极其到位。
3) 书法水平:程意亭的书法水平较高,行楷、行草皆长。
4) 字号堂款:程意亭的彩绘作品上常见:“程甫”、“程意亭”、“翥山樵子”,斋号“佩古”。
5) 生平简介:程意亭(1895-1948年),江西乐平人。享年54岁。
图片9-022/9-023
 
l         刘雨岑
1) 彩绘特点:刘雨岑的粉彩花鸟以写意为主,以较重的功夫彩绘鸟,能传神,早期的作品借鉴清代文人小品画的笔意,用色大多比较含蓄,布局比较简洁,传统写意花鸟画的痕迹较重。后期作品在粉彩技法上有创新,把中国画中“没骨法”的技法转移到瓷器彩绘中形成“水点法”,此法画桃花,被叫做“水点桃花”,享有盛名。
2) 形成过程:刘雨岑粉彩艺术仿任伯年,在形成并掌握“水点法”之后形成自己的花卉特点,但鸟的绘法变化不大。
3) 书法水平:刘雨岑的书法水平较高,笔法婉转,后期书法轻盈却有力,以行书见长。
4) 字号堂款:刘雨岑的彩绘作品提款常见“雨岑”、“刘雨岑”、“澹湖渔人”,斋号“觉庵”。
5) 生平简介:刘雨岑(1904-1969年),安徽太平人。
图片9-024/9-025
 
(注:根据史料和记载“珠山八友”可分“初始珠山八友”如下:王琦、邓碧珊、何许人、汪野亭、毕伯涛、王大凡、程意亭、刘雨岑;“补续珠山八友”如下:徐仲南、邓碧珊、王琦、汪野亭、王大凡、程意亭、田鹤仙、刘雨岑。笔者在这里之所以受其提出“初始珠山八友”和“补续珠山八友”两个新名词是为了重新界定“珠山八友”之实,以此为证:“毕伯涛奔丧鄱阳、何许人艺游九江”——说明在当时毕伯涛和何许人确实离开“月圆会”之后由徐仲南和田鹤仙续补“珠山八友”之实。“初始珠山八友”和王大凡翁曾经所述一致,应当属实;但是据年龄最小的刘雨岑翁回忆,曾否定了邓碧珊和毕伯涛两人,估计另有原委。从最初“珠山八友”合作“雅集图”所题写的诗句来看,邓碧珊和毕伯涛两人是肯定列入其中的,有诗为证:“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画法唯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聊得此幅留鸿爪,只当吾侪自写真。”其中邓碧珊善画鱼而毕伯涛善画兽。不管“珠山八友”具体是哪八位,按照笔者分为“初始珠山八友”和“续补珠山八友”可以解决史上对所谓“珠山八友之谜”的争论。)

  • 上一篇:开设“红店”,挂帐授徒,“粉彩学徒”成…
  • 下一篇:洋教授和元青花

最新图文

  •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釉“宝玉系列”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艺术家赵坤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艺在陶瓷新彩绘画上的表现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李申盛新创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日常和其他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粉墨”彩陶艺家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了了亭 | 艺术家免费登陆服务 | 网站导航 | 代购服务 | 版权申明 |

“了了亭”你身边的收藏顾问 联系方式: jdzmc@vip.163.com   0798-8220952 陈也君:13879808411     李申盛:15079899527

了了亭地址:景德镇市中心莲社北路109号 [名仕嘉苑]10-8号 门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10 http://www.jdzmc.com   http://www.jdztc.com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