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釉時需注意的事項
先检验素烧后的坏体,在上釉前是否乾净,若是坏体表面有积聚的灰尘、或油污,必须先加以清除,以免造成釉面捲缩的现象。 必须仔细的将釉浆搅拌均匀,因为釉药中的某些成份,如石英(天然產二氧化硅[SiO2])等,容易比其它物质先行沉淀,并在釉浆底层结成硬块,使得釉药无法烧出原有的色泽与效果。 保持釉浆的固定浓度,一般说来,釉和水的比例约是45:55。若是釉浆过浓,可直接加水稀释,但当釉浆过稀时,不可直接倒去部份釉浆,而是应先将釉浆静放一段时间,等釉药自然下沉后,再将上层的清水舀去多餘的部份,再行搅拌。 坏体底部的釉药,应去除乾净,否则,在釉药烧熔时,会黏在耐火板上。通常的方法,是在上完釉之后,等坏体已充份吸收釉药,而附在坏体的釉浆也不在黏手之际。可用单手提起坏体(若是坏体太大时,可请人帮忙,或是在转盘上置一块海棉,将大坏体倒置其上,有了海棉保护,坏体口缘的釉药才不致受损),另一手使用平面刀片轻轻的刮去坏体底部的釉药,然后再用湿海棉将刚才刮拭的部位,擦拭乾净。 如果在上釉前,先於坏体的底部,浸上烧熔的石蜡,或用笔涂上水蜡。利用蜡、水不相溶的原理。產生防釉的作用,亦不失为防止底部有釉的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