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瓷在景德镇俗称“古彩”瓷,这是因为在清乾隆后期,海内外兴起一股五彩瓷收藏热,纷纷到景德镇大量仿制,依照“视前为古”的惯例,故景德镇把五彩瓷称作古彩瓷。
史料中“五彩”瓷也叫硬彩或“康熙五彩”。它是在瓷胎上用生料、矾红勾线,只有矾红深浅洗色,其它均以透明色平填,古彩是我国传统的一种釉上装饰方法,也是景德镇彩绘艺术之一。
五彩是从“大明五彩”基础上发展而来,到清初康熙时成熟而有了突出的成就,由于发明了釉上蓝色色料“古翠”代替了青花监色,它取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走
兽、鱼藻、图案均可作为描写对象。所表现的内容多反映元明以来的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两厢记及唐宋诗意的花鸟,山水和民间吉庆寓意的题材。其艺术风格受明末清初版画插图及壁画、织锦建筑彩画及民间绘画影响。当今,古彩绘画在装饰手法和题材内容更为丰富多变了。
古彩的烧成温度较高(指釉上各彩类比较),色彩坚硬耐磨经久不变,特别是矾红彩料使用年代愈长则愈红亮可爱。 古彩构图严谨、形象概括夸张,笔线刚劲有力,以单线平涂红绿鲜明的色彩对比强烈明快,显示其健康,质朴的民间艺术特色。
古彩装饰多应用于陈设瓷,色彩种类不多,故色调变化不够多,彩绘材料主要由颜料和调色剂组成,颜料的色相和用法如下:
矾红 为不透明的大红色粉末颜料,用胶水调和使用,故又称胶水红,用来洗染各种人红花和人物衣服、鸟类羽毛等,有厚度感,也常用来填地皮和作淡红用,但不能和其它颜色相混合,否则矾红因熔融而消火。矾红用乳香油调和时则用于画线和画线箍。
古大绿 透明的深绿色,水调和颜料,用于填花叶止面、人物衣饭及白头、树叶、图案等,烧成前为铁灰色。使用方法是先加水擂拌凋匀盛入碟碗器具中,操作时用笔拌水调和成稀薄糊状(俗语称为“标水”)填胎瓷装饰部位。凶颜料在碟碗中使用久了易集结,用时会流动这一物性,故颜料隔了二三天后需用插锤重新插拌几次方好使用。
古绿 透明的黄绿色,水渊和颜料,用j于填花的反面、嫩叶、枝干,也常用于填人物衣服、石头、树叶和图案等,烧成前为红灰色,_用法与古大绿同。
水绿 透明的淡水绿色,水调和颜料,用于填地皮、浅色花朵、衣服、山石、水色等,烧成为灰白色,用法同上。
占紫 透明紫色,根据装饰部位色彩的需要,可调配多种同类色调,如紫红、蓝紫、鲜茄紫色,烧成前为灰红色,用于填树干、树枝、花朵、农服、石头、酉己景等,用法同上。
古翠 透明淡监色,水调和颜料,用于填花朵、花苞、衣服、石头、配景等,烧成前为淡监色,用法同上。
古黄 透明淡黄色,水调和颜料,用于填花朵、花蕊、配景、地色、老人衣服等,烧成前为红黄色。
雪白 无色透明玻璃状,水调和颜料,用于覆盖不着色的珠明料部位,如线条、树干、枝干、鸟类中的白鹤、鹭鸶以及人物的眉、眼、头发等,烧成前为纯、......点击下一页进入高清晰彩版图片,本彩版共分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