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秀素雅,妙趣天成的青花瓷画艺术,是中国工艺美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灿明珠,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当代陶瓷艺术家继承传统陶瓷艺术,结合现代审美情趣,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新作。
关键词:青花瓷画,创新
在中国工艺美术作品中,陶瓷艺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青花瓷画,以其素雅清秀,妙趣天成的艺术魅力,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青花艺术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明代民间青花瓷,器型质朴,装饰巧妙。民间青花艺人发挥聪明才智,创作出一大批用笔简练,构图疏朗,形神兼备,意蕴深刻的瓷画艺术作品。清代青花瓷,在明代青花瓷的基础上有了变化。材质精细,用笔工写结合,以吉祥纹样为主要装饰题材。与明代青花瓷相比,清代青花纹样,构图较丰满,层次感更强。明清青花瓷画艺术,既是古代陶瓷中的佳作,也是当代陶瓷艺术家研究传统陶瓷艺术创造新时代青花瓷画的宝贵材料。
传统青花瓷画,在绘画技艺上,以勾线、晕染为主,很少有用皴擦画法的作品。由于民间青花瓷产量高,售价低,因此在材质上就较为粗糙,在画法上,也不允许用很费工时的工笔画。有的青花纹样,如缠枝莲、游鱼图、婴戏图,一种图案要在数以千方计的器型上使用。这样,就形成了民间青花瓷画的线条刚劲,粗犷奔放的画风。民间陶瓷艺人作画,技艺娴熟,就是闭上眼睛也能画出完整的纹饰。我们现在欣赏古代“月梅图”“泛槎图”中的一笔转折而成的纹饰,不由得对古代青花艺人的高超技艺感到饮佩。缀一座小桥,绕一座青山,点一支梅花,于凝脂的空白处,水一般游动。空灵的意境,如火焰般跳跃的曲线美。古老的民居,给人以悠长的思念。
现代青花艺术,是在传统青花艺术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明代民间青花艺术上发展起来的。经过景德镇陶瓷艺术家和陶瓷考古学家的共同挖掘整理,把古代民间青花中的纹饰进行加工整理,用在胎质精良,品位高雅的高档艺术瓷上进行装饰。过去的民间日用瓷纹样,成为登上高雅艺术殿堂的珍品。
山水瓷画的楼台亭阁,采用工笔画法,线条精细,色彩绚丽。我在青花山水画中,借鉴国画“界画”技法,结合综合装饰,把古老的界画艺术加以继承和发展。界面,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界面题材,一般是楼台亭阁,后来也包括车船、家具、日用器具和文房摆设器。最初的界画是建筑物的设计图稿,以后,经过设计艺术家的不断完善,使“界画”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画的一个画种。唐、宋时期,界画曾出现了不少名作。但是,元代以后,界面受文人画的冲击,被文人墨客看成“工匠画”地位日见下降。到了明清两代,这一画种更加萧条,作者寥寥无几。然而,有见识的画家袁江、袁耀在清代康乾盛世,敏锐地发现了界画的艺术价值,并且使其发扬光大,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创造。
山水楼阁界画,并不是单纯地表现房屋建筑,而是把自然风光景致与人工建筑和谐地融为一体。雄伟高大的楼阁,富丽堂皇的屋宇,壮阔秀美的山水,挺拔峻峭的树石浑然天成。